最新刊期

    2018 5

      专题——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

    • 倪青,李云楚
      2018, 37(5): 387-389.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1
      摘要:临床路径起源于美国,1996年中国开始引入。其目标是通过对医疗护理程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操作,以达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的目的。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临床路径研究和制定工作,以充分发挥诊疗优势。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应突出中医"个体化"优势与特色,并以"求大同、存小异"为原则,注重临床效果。  
      关键词: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应用;现状   
      2
      |
      228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6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李云楚,倪青
      2018, 37(5): 390-394.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2
      摘要: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必须辨病与辨证结合,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确定治则治法,明确治疗方向;发挥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护理优势。制定准备阶段,需成立临床路径组织机构,对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职责;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所需时间;设计临床路径文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定期召开研讨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路径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诊疗工作、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和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管理5个方面。路径需要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同时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也需要药师、营养师、检验科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合作。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构建   
      2
      |
      13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43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陈世波,张润云,李云楚,倪青
      2018, 37(5): 395-397.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3
      摘要:介绍病案、病案质量、病案质量监控的概念,归纳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病案质量监控人员职责与质控要点、病案内容特点、病案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对病历的书写要有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对临床医师进行临床路径病历书写培训,以达到病历书写规范、详细、认真的目的,控制病历质量,也是对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效果的有效反馈。  
      关键词: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病案   
      2
      |
      12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18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张润云,陈世波,李云楚,倪青
      2018, 37(5): 398-400.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4
      摘要:在对2型糖尿病进行中医临床路径方式管理的基础上,仍要对其进行更高要求的的诊疗质量控制。对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医疗质量的控制进行阐述,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特点,总结正常质量控制的方法,提出变异之后的处理方式,使其更好得应用于临床,服务于医师,使患者受益。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质量控制   
      2
      |
      11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23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闫秀峰,李云楚,陈世波,肖月星,倪青
      2018, 37(5): 401-404.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5
      摘要:目的验证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纳入患者,进行完整的路径管理,提取路径管理全程患者基本信息、证型、中医治疗方案、检查项目、非药物疗法、住院费用、发生变异情况。结果完成路径患者主证多表现为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的患者在用药选择上,与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治疗方案偏离不明显,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则与治疗方案有所偏离;除腹部超声外,其他必查项目被选择的比率均在3/4以上;中药注射液中,舒血宁注射液被选择的最多;仪器治疗中,低频脉冲治疗方法被选择的频率最高;中药外用疗法中,中药泡洗与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被选择的频率最高;非药物疗法中,穴位贴敷被选择得最多。患者退出路径的变异原因主要为不可控变异,以与疾病相关的变异多见。其中因血糖而变异退出的最多,其次为感染。结论 2型糖尿病临床诊疗过程与中医临床路径符合程度不高,临床中并不是所有患者均在汤药的选择上符合临床路径中提出的方剂,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在遣方用药时,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加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   
      2
      |
      166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1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实验研究

    • 田甜,车念聪,赵晖,张秋云,郝玉林,侯伟欣,刘晔,张哲滔,魏晓艺
      2018, 37(5): 405-409.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6
      摘要: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化裁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脑组织IL-6、IL-1β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菖蒲郁金汤化裁方给药组,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再予D-Gal N/LPS联合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完成后,给药组在急性攻击前予菖蒲郁金汤化裁方灌胃5天,正常组、模型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5天,各组均在急性攻击8 h后麻醉处死。HE染色、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脑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P-糖蛋白(P-gp)、窖蛋白(Caveolin-1)的表达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菖蒲郁金汤化裁方给药可降低ACLF大鼠神经元损伤、减轻脑血管水肿,减少脑组织内IL-6、IL-1β表达含量(P<0.05,P<0.01),降低ZO-1、P-gp、Caveolin-1蛋白表达(P<0.05)。结论菖蒲郁金汤化裁方具有保护神经元、减少脑微血管水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开放血脑屏障,增加药物在脑内浓度,而发挥抗炎作用。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菖蒲郁金汤;血脑屏障;炎症因子;紧密连接蛋白;P-糖蛋白;窖蛋白;大鼠   
      2
      |
      199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2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顾尽晖,何羽,汤灵娇,张熠,李华山
      2018, 37(5): 410-414.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7
      摘要:目的研究济川煎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血浆P物质(SP)、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及结肠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探讨济川煎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机制,并为临床选择治疗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分别予小、中、高剂量济川煎液灌胃大鼠,同时设立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粪便湿重、大鼠体重、血浆SP含量及肠组织c-kit mRNA含量等指标。结果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粪便湿重均高于模型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均低于模型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模型组(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平均肠推动率大于模型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浆SP含量模型组低于济川煎各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肠组织中c-kit mRNA含量模型组低于济川煎各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济川煎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血浆SP、肠组织ICC含量及粪便含水量等因素,促进大鼠肠蠕动,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便秘状况,且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济川煎;慢传输型便秘;P物质;Cajal间质细胞;肠推动力;大鼠   
      2
      |
      357
      |
      1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08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学验传承

    • 马将,张莉莉,李香凤,魏婷婷,刘世刚,李国勤
      2018, 37(5): 415-417.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8
      摘要:风咳中医学认为发病因素与风邪有关,病机主要是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道挛急;西医认为与各种因素造成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中医治疗以疏风宣肺、利咽止咳为主,西医主要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李国勤教授善用自拟疏风止咳汤治疗风咳,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李国勤;风咳;疏风宣肺;中西医治疗;老中医经验   
      2
      |
      23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41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丁宇坤,何庆勇
      2018, 37(5): 417-420.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09
      摘要:何庆勇教授擅长运用经方辨治失眠,其认为失眠的病机为虚实夹杂,提出临床用药用方的经验九法,即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法;养血柔肝,清热安神法;滋养心肺,清退虚热法;滋阴清热,利水渗湿法;补脾润燥,养心安神法;清透郁热,宽胸除烦法;和解少阳,镇惊安神法;调和营卫,滋阴潜阳法;化痰和胃,调和阴阳法。何教授临床中善用方证辨证,遵经方原量。  
      关键词:何庆勇;经方;辨证论治;失眠;各中医经验   
      2
      |
      584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15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学术探讨

    • 周强,陶琳,张声生
      2018, 37(5): 421-423.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0
      摘要:经方在临床应用甚广,从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泻心汤类方、茯苓类方、其他方剂等6个方面介绍29首经方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运用;并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和辨证分型总结经方临床运用的基本原则,为经方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方;胃食管反流病;吐酸;伤寒论   
      2
      |
      315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10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温利丹,马建伟
      2018, 37(5): 423-426.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1
      摘要:更年期失眠中医学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发病之本在于肾阴亏虚,其标在于心肝火旺、痰热内扰;证型以心肾不交、心肝火旺、痰热内扰型失眠多见;采用滋肾平肝、交通心肾、清化痰热法,以交泰丸合温胆汤为基础方,取其交通心肾、理气化痰之效,虚实标本同治,使心肾水火相济,痰热清化,气机调畅,进而达到改善失眠症状的目的。  
      关键词:更年期失眠;心肾不交;痰热内扰;交泰丸;温胆汤;针刺   
      2
      |
      452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5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韦尼,陈自佳,李苏茜,朱跃兰
      2018, 37(5): 427-429.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2
      摘要:产后风湿指育龄期女性在产后这一特殊时期出现一系列风湿病症状的疾病,阳气不足为产后风湿发病基础,风、寒、湿侵袭为病机关键,而情志因素可加重本病的病情,瘀血贯穿于病程始终。结合纤维肌痛2010年新分类标准,提出产后风湿可能归属于女性纤维肌痛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发生于产后,且诱因与生产密切相关,为本病在现代医学中的疾病属性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产后风湿;病因病机;疾病归属性   
      2
      |
      270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28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临证纵横

    • 胡元会,魏艺,薄荣强,石晶晶,汪九重,张雪松,张广辉,褚瑜光
      2018, 37(5): 430-433.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3
      摘要:目的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分布、中医证候分类情况进行客观研究,以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入选2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敏感测试。判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患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采集量表,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中医脏腑、证候要素、辨证分型进行研究。结果纳入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31例,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48例,性别、年龄组间比较无差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5个公因子总共累计方差贡献75.8%,其中因子1占18.32%、因子2占21.37%、因子3占20.43%、因子4占20.61%、因子5占22.14%。病位脏腑所占结构比:脾21.37%、肾17.56%、、肝脾18.32%、脾肾42.75%。证素:阴虚18.32%、痰湿21.37%、气滞39.69%、气虚42.75%、水饮20.61%、阳虚60.31%、精亏17.56%、气陷17.56%、热21.37%、气逆21.37%。聚类分析结果:类别1,阴虚阳亢证(18.32%);类别2,痰湿壅盛证(21.37%);类别3,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60.31%)。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的一半,其与中医肾、脾关系最密切,证候要素阳虚、气虚最为突出,而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是盐敏感性高血压最常见证型。  
      关键词:盐敏感性高血压;证候研究;临床分布;多元统计分析   
      2
      |
      178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0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承明哲,白向荣,林晓兰,庄伟,唐晓博,贾芳芳,王秀娟
      2018, 37(5): 434-439.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4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 Med数据库从2001年1月——2017年7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0篇。Meta分析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OR=4.04;95%CI:3.15,5.17;P<0.01),明显降低患者HINSS评分(MD=-3.74;95%CI:-4.20,-3.29;P<0.01)、CSS评分(MD=-6.55;95%CI:-7.24,-5.87;P<0.01),提高ESS评分(MD=7.07;95%CI:4.12,10.03;P<0.01)与Barthel评分(MD=9.31;95%CI:8.00,10.62;P<0.01)。安全性方面:治疗组14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关键词:血栓通;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   
      3
      |
      175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51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陈爱萍,路素言,邵培培,马丛,王北
      2018, 37(5): 440-442.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5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入院患者寒热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脊柱结构损伤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AS住院患者共计277例进行寒热证候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脊柱结构损伤(m SASSS)评分及AS疾病活动度(ASDAS)评分。结果 AS入院患者寒证组36例(12.99%),热证组241例(87.01%),寒证组m SASSS评分较热证组高(P<0.05),热证组ASDAS评分较寒证组高(P<0.05)。结论 AS入院患者热证多于寒证。热证组患者多与炎症活动有关,寒证组患者脊柱结构损伤程度较热证组重。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证候分析;脊柱损伤;疾病活动度   
      3
      |
      71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1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钟慧虹,何嘉琳,马娴
      2018, 37(5): 443-446.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导致的不孕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由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导致不孕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脱氢表雄酮(DHEA)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调冲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双侧卵巢AFC数、血清性激素以及AMH、INH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双侧卵巢AFC数、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AMH、IN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双侧卵巢AFC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2、FSH、LH、孕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E2水平(32.07±4.58)pg/m L、FSH水平(6.34±2.11)IU/L、LH水平(4.73±0.79)IU/L、孕酮水平(1.31±2.34)n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MH、IN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AMH水平(10.02±2.28)ng/m L、INHB水平(60.04±3.81)p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冲方能显著改善肾虚冲任失调型不孕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疗效明显优于DHEA。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不孕;补肾调冲方;疗效;血清性激素   
      2
      |
      178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8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贾慧,王彦辉,朱艳萍,柴政,丁毅
      2018, 37(5): 447-448.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7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和踝肱比值与糖尿病足溃疡不同辨证分型的关系,为糖尿病足溃疡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糖尿病足疮面局部的临床表现,将120例患者辨证分为湿毒蕴阻型、经络阻滞型、阳虚血瘀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激光多普勒及踝肱比值的差异。结果不同证型患者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湿毒蕴阻型>阳虚血瘀型>经络阻滞型;不同证型患者踝肱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湿毒蕴阻型>阳虚血瘀型>经络阻滞型。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局部辨证与局部血运循环有关,湿毒蕴阻型较其余2型血运循环更好。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局部辨证;疮周血流灌注   
      2
      |
      10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40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贾涛,董卓谦,李骥征,杨晨旭,周柏健,马献伟,王鼎,彭文潘,侯刚,蒯永丽,韦佳佳,高焕焕,张伟强,李具宝
      2018, 37(5): 449-452.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8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内服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十年文献中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和删除重复文献,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内服用药规律。结果从498篇有效文献中总结出使用频率最多的前10味中药依次是:葛根、川牛膝、川芎、黄芪、甘草、当归、白芍、怀牛膝、桂枝、羌活;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药对依次是:葛根配桂枝,黄芪配川芎,当归配黄芪,川芎配当归,桂枝配白芍,白芍配甘草,桂枝配桑枝,桂枝配羌活,赤芍配红花,黄芪配防风。结论近十年文献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内服中药功效主要以解肌生津、活血化瘀、补肝肾强筋骨、益气养血、温经通脉、祛风散寒为主。药对主要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益气活血和散寒除湿为主。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内服;药对;文献研究   
      2
      |
      175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26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郭鹏,白鹏
      2018, 37(5): 452-455.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19
      摘要:目的观察"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刺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试验组予"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针刺对照组仅予常规取穴治疗,西药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14天后对所有病例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起效时间。结果 (1)PSQI评分:治疗后3组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P<0.01,P<0.05),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后试验组、针刺对照组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西药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针刺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HOQOL-BREF评分:试验组WHOQOL-BREF总分、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针刺对照组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P<0.05)。3组总分、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4)TESS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和针剌对照组。(5)起效时间:3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对照组起效早于试验组和针刺对照组。结论 "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失眠,在PSQI、SAS、SDS、WHOQOL-BREF等指标的改善上分别优于单一常规取穴和(或)艾司唑仑治疗。  
      关键词:失眠;手足十二针;针刺疗法   
      2
      |
      15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25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孙宏,熊维建,熊燕影,雷蕾
      2018, 37(5): 456-458.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0
      摘要:目的从中医文献探讨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方法,得到现代名老中医(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中药内服经验方52首,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频次、关联规则、核心组合及新组方等进行分析,统计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中药及高频组合。结果统计出慢性肾衰竭本证和标证共26个,脾肾阳虚(虚寒)证、肾阳虚证、肾气虚证分别位列本证前3位,而湿(浊困)阻证、血瘀证是主要兼证。挖掘出核心组合3个,分别为生地黄-山茱萸-牛膝,甘草-陈皮-当归,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得到新方组合3个,分别为生地黄-山茱萸-牛膝-白术,甘草-陈皮-当归-草果,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酸枣仁。结论慢性肾衰竭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多选用补益脾肾、活血化瘀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挖掘慢性肾衰竭用药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数据挖掘;方药规律   
      2
      |
      266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2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姚勇,姚天琦
      2018, 37(5): 459-460.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1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咳嗽方对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自拟咳嗽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和多索茶碱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咳嗽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自拟咳嗽方;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2
      |
      8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7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朱海亮
      2018, 37(5): 461-462.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2
      摘要: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揿针治疗在减轻患者胃镜检查中恶心、呕吐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接受胃镜检查过程中,于右侧足三里穴行揿针治疗;对照组在接受胃镜检查时不作穴位按揉。结果在接受胃镜检查过程中,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揿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接受胃镜检查时患者的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  
      关键词:针灸;揿针;足三里;胃镜;恶心;呕吐   
      6
      |
      372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43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方药经纬

    • 张玉君,孙燕,葛斐林,朴晶竹,李宁,张旭帆,黄特辉,薛春苗,曹俊岭
      2018, 37(5): 463-467.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3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居群山药的采样调查,了解山药的资源现状,并对不同品种的山药进行形态鉴定。方法市场考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对全国16个省份44个居群进行调查,了解山药的市场流通特征、资源分布以及形态差异。结果山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并形成了众多的地方特色品种,以铁棍山药流通最广;根据茎翅(棱)的有无可将山药初步划分为薯蓣、参薯两个种,根据叶片形状、根的形态以及根的横切面颜色等可将众多山药品种进一步划分为14个分组。结论山药品种多、分布广泛,野生资源仅在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栽培山药品质较高,野生资源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不同山药品种之间茎、叶、根的形态差异较大,可因此进行简单的鉴定区分。  
      关键词:山药;资源;形态鉴定;调查   
      2
      |
      400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19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寿文静,文天才,沈鹏悦,耿蕊,李瑞锋
      2018, 37(5): 467-470.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4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报销比例,并分析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2015年北京中医类医院的住院患者第一诊断为脑卒中的病案,采用SAS 9.3软件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费用。结果不同付费方式下总费用(F=13.37,P<0.01)、诊断费(F=25.05,P<0.01)、治疗费(F=12.14,P<0.01)、药品费(F=12.22,P<0.01)和住院费用构成(χ2=4 976.75,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付费用较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费用高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的住院费用。结论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从药费、住院天数等方面重点监控住院费用,进一步推广社会保险,加大对公费医疗的改革制度,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脑卒中;住院费用;医疗保险;中医类医院   
      4
      |
      10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40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党晓芳,林晓兰,齐昕,唐嫚,周京燕,贾芳芳,庄伟
      2018, 37(5): 471-472.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5
      摘要:中药师在指导临床使用毒性中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对毒性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实践,总结毒性中药的临床使用规范,制定合理的毒性中药使用方案,并对医护药人员进行临床培训。通过规范使用可以减少毒性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促进毒性中药在临床上的安全、合理应用。  
      关键词:毒性中药;临床中药师;大毒中药;监护方案   
      2
      |
      18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19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医案医话

    • 谢璇,白东海,盛海忠,郭晓媛,王暴魁,蔡倩
      2018, 37(5): 473-474.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6
      摘要:<正>1病案介绍患者,男,28岁,2009年9月16日初诊。患者双下肢紫癜20余天,间断腹痛4天加重1天。患者2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外院考虑"过敏性紫癜",予口服泼尼松片至就诊时(具体剂量及服法不详)。4天前出现间断胃脘痛,喜按,且双大腿皮肤紫癜增多,查血尿便、B超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予解痉止痛药可缓解。就诊前日晚  
      关键词:大建中汤;过敏性紫癜;腹痛;温阳健脾法;医案   
      2
      |
      15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24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 王诗航,赵晓峰,武连仲
      2018, 37(5): 474-475.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7
      摘要:<正>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多种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至少一种发声抽动[1]。病情呈波动性,可因环境因素、精神紧张、学习压力等因素发生或加重。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大多数患儿的学习能力、智力发育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症状减轻或消失。少数患者顽固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大龄;医案   
      2
      |
      14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文献综述

    • 杜立遥,于蓓蓓,孙丹丹,闫雪生
      2018, 37(5): 476-479. DOI: 10.16025/j.1674-1307.2018.05.028
      摘要:<正>白虎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方中生石膏为君药,知母为臣药,炙甘草、粳米共为佐使药,四药共奏清热泻火、除烦生津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近年来,人们进一步对白虎汤的药理功效及药效成分进行研究,发掘其药理药效的物质基础,证明经方配伍的合理性,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其临床应用。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等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白虎汤的药  
      关键词:白虎汤;经方;药理作用;药效成分;煎服方法;文献综述   
      2
      |
      751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0334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4-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