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历史回眸
第五届编委会
往届编委会
获奖荣誉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2
年
第
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述评
冯兴中
2022, 41(3): 224-22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1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应用;科学研究;机制阐释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5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糖复康方对KK-Ay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观察
王燕,高慧娟,闫凯,王威,冯兴中
2022, 41(3): 230-235.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2
摘要:目的探讨糖复康方对KK-Ay小鼠降糖的疗效及其与肠道菌群之间复杂的生物网络关系。方法将8周龄SPF级24只KK-Ay自发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复康方高剂量组、糖复康方等剂量组、二甲双胍组4组,各6只;6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糖复康方高剂量组、等剂量组分别给予糖复康方6.4、3.2 g/(kg·d)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250 mg/(kg·d)灌胃。均干预1个月后取材,同时检测小鼠血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骼肌细胞病变程度,采用16S rD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结果糖复康方可有效降低小鼠血糖,减轻骨骼肌炎症浸润及萎缩坏死,增加小鼠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拟杆菌相对丰度增加,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糖复康方对KK-Ay小鼠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相关。
关键词:糖复康方;KK-Ay小鼠;肠道菌群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5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糖络宁通过调控lncRNA MALAT1减轻高糖诱导的雪旺细胞炎症反应机制研究
王晓磊,高彦彬,孙宏峰,吴淑馨,胡燕,王颖,胡浩,张涛静
2022, 41(3): 236-23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3
摘要:目的以lncRNA MALAT1为切入点,观察糖络宁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大鼠雪旺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雪旺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大鼠雪旺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糖刺激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培养)、高糖组(150 mmol/L葡萄糖+空白血清培养)、糖络宁组(150 mmol/L葡萄糖+糖络宁含药血清培养)、MALAT1基因敲除组(150 mmol/L葡萄糖+ MALAT1抑制剂)4个组,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MCP-1、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MALAT1和炎症因子(IL-6、MCP-1、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炎症因子(IL-6、MCP-1、TNF-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MALA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与高糖组相比,糖络宁组和MALAT1基因敲除组细胞活力有所升高(P<0.05),各炎症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有所下调(P<0.05),且糖络宁组MALAT1的表达水平较高糖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络宁能减轻高糖诱导的大鼠雪旺细胞炎症反应,其部分机制是通过抑制lncRNA MALAT1的水平实现的。
关键词:糖络宁;雪旺细胞;lncRNA MALAT1;炎症反应;大鼠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1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糖肾微宁组方治疗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观察
冯小萌,刘婧,王烁
2022, 41(3): 240-243.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4
摘要:目的观察糖肾微宁组方治疗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早期患者128例,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64例)和厄贝沙坦组(64例)。厄贝沙坦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d;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糖肾微宁组方1剂/d。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足糖萼蛋白(Podocalyxin)、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CR、尿Podocalyxin、尿NA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UACR、尿Podocalyxin、尿NAG均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联合用药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厄贝沙坦组(Z=-3.993, P<0.01)。结论糖肾微宁组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中医证候,降低尿白蛋白,并减轻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关键词: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糖肾微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4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李艳杰,倪青
2022, 41(3): 244-24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5
摘要:中医学认为肝脏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论基础,阐述肝体用失常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提出治疗以肝为要,重视“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泻肝祛浊”“培土缓肝”“泄肝和胃”“柔肝养血”“平肝息风”“抑肝清肺”八法在临证中的应用,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诊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失疏泄;肝体不足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2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实验研究
解毒凉血方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刘慧敏,高方媛,李玉鑫,王宪波,江宇泳
2022, 41(3): 248-25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6
摘要:目的探讨解毒凉血方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致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凉血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解毒凉血方组腹腔注射D-GalN(400 mg/kg)和LPS(0.25 mg/kg)诱导急性肝衰竭模型。解毒凉血方组于造模剂注射后立即给予解毒凉血方500 μL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同体积双蒸水灌胃,造模5 h后心脏取血并留取肝组织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中Cleaved Caspase-9和Caspase-3、硫酸糖蛋白2(SGP-2)、Bcl-2、Bax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GP-2、Bcl-2、Bax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TBIL及DBIL水平高,CHE水平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凋亡率高(P<0.05);SGP-2、Bax、Cleaved Caspase-9和Caspase-3高表达,Bcl-2低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凉血方组血清ALT、AST、TBIL及DBIL水平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轻,肝细胞凋亡率低(P<0.05);SGP-2、Bax、Cleaved Caspase-9 、Cleaved Caspase-3呈低表达,Bcl-2高表达(P<0.05)。结论解毒凉血方对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介导的肝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解毒凉血方;小鼠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4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舒脉胶囊抑制大鼠髂动脉介入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
谭崇赋,徐旭英
2022, 41(3): 255-25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7
摘要:目的探讨舒脉胶囊抑制大鼠髂动脉介入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只做皮肤和肌层切开,不做球囊牵拉,模型组、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扩张导管,经左股动脉损伤左髂动脉建立下肢动脉再狭窄模型。术后第2天,舒脉胶囊组给予0.068 g/mL舒脉胶囊悬浊液灌胃,FABP4抑制剂组以浓度为1.6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d。6周后,以小动物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左髂动脉内膜厚度、管腔直径;ELISA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FABP4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左髂动脉血管组织中FABP4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左髂动脉内膜增厚,内膜厚度和管腔直径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并且舒脉胶囊组内膜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血清NO水平低于假手术组(P<0.05),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血清NO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血清FABP4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舒脉胶囊组、FABP4抑制剂组中左髂动脉血管组织中FABP4蛋白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舒脉胶囊可能通过靶向下调FABP4、提高NO的生成,抑制介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内膜增生;舒脉胶囊;大鼠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3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铅污染对水蛭的体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杨超杰,孟杰亲,陈秀芬,杨瑶珺
2022, 41(3): 260-263.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8
摘要:目的探讨重金属铅污染对水蛭抗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市场上主流的水蛭品种—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将蚂蟥种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铅低残留组、铅中残留组、铅高残留组各70条,分别养殖在含有原始土壤、低剂量硝酸铅土壤、中剂量硝酸铅土壤、高剂量硝酸铅土壤的水族箱中。50 d后获得不同程度铅污染的水蛭样品,分别采用凝血酶滴定法和凝血酶时间(TT)法评价其抗凝血活性。结果凝血酶滴定法测定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相比,各组水蛭样品均显示出抗凝血活性,且效价均高于药典对水蛭药材的规定(3 U/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铅高残留组水蛭的U值较低(P<0.01)。TT法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相比,各组水蛭样品均能延长TT;其中铅高残留组水蛭的TT较正常对照组水蛭的短(P<0.01)。结论铅污染可降低水蛭的抗凝血活性。
关键词:水蛭;抗凝血;凝血酶滴定法;凝血酶时间法;铅污染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3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基于LC-MS
n
法的复方芪丹颗粒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杨琳,刘剑刚,董国菊,熊双,郑蕊,史大卓
2022, 41(3): 264-26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09
摘要:目的应用LC-MS
n
技术确定复方芪丹颗粒的主要成分。方法采用SPE小柱对复方芪丹颗粒提取物的水溶液进行成分的纯化和富集。采用LC-MS
n
技术分析富集后的样品溶液,通过分析复方芪丹颗粒提取物的正、负离子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比对,确定复方芪丹配方颗粒的主要成分。结果从复方芪丹颗粒中共检测到25种主要组分,涉及丹参中的酚酸类、赤芍中单萜苷类、黄芪中异黄酮类、黄芪和黄精中的皂苷类,以及党参中烯酸类等物质。结论本研究确定了芪丹颗粒的主要组成成分,所建立的LC-ESI-MS
n
方法适合于复方芪丹颗粒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研究为优化复方芪丹颗粒的质量控制、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复方芪丹颗粒;LC-MS
n
;化学成分;成分分析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0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参附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高宇辉,卜雯婧,信钰,赵红梅,张红凯
2022, 41(3): 270-27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0
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化疗药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心肌细胞H9c2体外培养,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分为阿霉素、参附、参附+阿霉素,以及生理盐水的对照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氧化损伤、活性氧(ROS)水平以及凋亡关键蛋白的变化,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保护的分子机制。结果参附注射液可以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减少ROS的产生、改善线粒体氧化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阿霉素;心肌毒性;氧化应激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0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芩柏涂膜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
常馨予,国琦,韩丽娟,刘洋,蔡晓容,范峥,车晓平,郭桂明
2022, 41(3): 275-27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1
摘要:目的制备芩柏涂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成膜的因素水平,以涂膜剂的成膜时间、成膜性、涂展性、撕拉性作为综合评分考察指标,优化成膜材料和附加剂。采用薄层色谱法、HPLC法对涂膜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采用L
9
(3
4
)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工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芩苷在0.1~1.2 mg/mL、小檗碱0.01~0.1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3.02%和94.68%,精密度RSD分别为0.61%和1.90%。结论芩柏涂膜剂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
关键词:芩柏涂膜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1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学验传承
国医大师晁恩祥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经验
郑淑君,王东华,王辛秋,贾喜花,晁恩祥
2022, 41(3): 280-281.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2
摘要:国医大师晁恩祥认为放射性肺炎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热、痰、瘀蕴肺为标,根据不同阶段辨证分为热毒炽盛、痰瘀阻肺、气阴不足三型;治疗强调早期注重清宣、中期注重通降、后期注重调养,其用药特点:温和平润、一药多能、平中见奇、方中有方。
关键词:晁恩祥;放射性肺损伤;辨证论治;经验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0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房定亚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经验
董菲,唐今扬,李斌,王鑫,韩淑花,周彩云,房定亚
2022, 41(3): 282-28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3
摘要: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以近端肌群、颈肌疼痛僵硬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增快、发热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房定亚教授在临证中阐发古蕴、融会新知,辨证分期治疗PMR经验丰富,其认为PMR属于中医学“肌痹”范畴,病机发作期以湿热蕴结为主,缓解期以湿邪困脾为主,瘀血阻络贯穿疾病全程。治疗上房教授倡导发作期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法,常用四妙勇安汤化裁,缓解期以健脾祛湿、养血通络为法,常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
关键词:风湿性多肌痛;肌痹;房定亚
3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0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学术探讨
从“因热生毒”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机制
李亚可,方俐晖,张轶斐,廖翊如,张忠绵,艾思南,叶王宇,李志红
2022, 41(3): 285-28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4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现代医学表明该病有癌变的风险,但具体机制不明确。炎癌转化是该病进展的一个重要过程,研究此阶段的病机变化,有助于阐述其证治规律,为胃癌的早期防治提供思路。结合CAG西医机制与中医源流考析,从“因热生毒”角度探讨CAG炎癌转化过程。热邪积聚弥漫,日久酝酿生毒,反映出疾病病理状态的持续恶化,即CAG炎癌转化逐步深重,重视对热邪的及早干预,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故“因热生毒”不仅体现了疾病逐渐加重的过程,是疾病进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治疗中逆转病情的关键。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热邪;毒邪;炎癌转化;因热生毒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1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基于“心主血脉”理论的炙甘草汤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经验
杨光耀,邓莉娟,李创,王雪皖,周彤,张莹,王宁,王涛,鞠上
2022, 41(3): 290-29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5
摘要: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感染、溃疡或组织的破坏,通常伴有下肢神经病变和(或)周围动脉病变,属于中医学“脱疽”的范畴。鞠上主任基于“心主血脉”理论,认为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多为心气不足、阴血亏虚,导致足部失养,并首次提出糖尿病足炙甘草汤方证。治疗上多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活血止痛之品,方用炙甘草汤加减,效如桴鼓。
关键词:糖尿病足;炙甘草汤;临证经验;脉诊;方证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25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基于《杂病源流犀烛》分析龙砂医家沈金鳌运用五运六气学术经验
彭健,陶国水,陈冰俊,孔令豪,陆曙
2022, 41(3): 293-295.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6
摘要:龙砂医家沈金鳌对五运六气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基于《杂病源流犀烛》管窥沈金鳌对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应用经验,认为沈金鳌以五运六气理论中的天时、运气、开阖枢、亢害承制等理论阐释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并且在治则治法上将脏腑经络之气与时令相合,临证之时更是参岁气以对处方的药味、药量进行加减调整,其独特思路值得学习、探讨、研究。
关键词:龙砂医学;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五运六气;治未病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2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益气解毒法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经验
陈水龄,陶方方,宋剑涛,刘健,亢泽峰
2022, 41(3): 296-29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7
摘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率高,多次发作会导致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斑翳的形成,甚至失明。局部或全身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虽然能抑制病毒复制,但不能彻底清除残留在眼部或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的病毒,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仍可复发。亢泽峰教授临床采用中药益气解毒方联合抗病毒眼药水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可明显降低复发率。益气解毒方主要由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淫羊藿、金银花、紫草、蒲公英组成,七药合用共同达到益气解毒、扶正祛邪作用。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益气解毒方;抗病毒眼药水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3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从阳虚精亏论治干燥综合征
韦尼,陈自佳
2022, 41(3): 298-301.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8
摘要: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既往医家辨证多从“阴虚燥热伤津”立论,以“滋阴清热、润燥生津”为基本治疗原则,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有不少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疗效难以持久。应重视阳气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阳虚精亏是该病的发病基础,尤以肾阳不足为主,可累及脾、肺、肝三脏,造成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肝失疏泄,导致津液输布代谢障碍,使机体失于濡润,从而出现口干、眼干等一系列干燥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瘀血逐渐形成,津液输布代谢通道涩滞,可进一步加重病情。若瘀久化热,可加重燥热,甚至化生毒邪,并耗伤脏腑气血,出现紫癜、雷诺现象、腮腺肿大、黏膜溃疡、猖獗齿等一系列变证、坏证。因此,干燥综合征治疗上当以温阳益精为基础,温补与温通并重,同时尽早使用活血解毒药。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阳虚精亏;温阳益精;活血解毒
4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0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经验
来丽霞,杨皓瑜,王晏美,范学顺,罗莎,孙玉洁,白彦萍
2022, 41(3): 302-30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19
摘要:肛周湿疹是发生于肛门周围特殊部位的湿疹,易反复发作形成慢性肛周湿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在肛周湿疹的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肛周湿疹病机特点多为“风湿热瘀”夹杂,不同分期之间可相互转化。急性肛周湿疹治则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主;亚急性肛周湿疹治则以健脾益气、燥湿祛风为主;慢性肛周湿疹治则以养血润燥、清热祛风为主;另外,肛周湿疹顽固难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病因治疗和心理引导。
关键词:肛周湿疹;中医外治法;辨证论治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2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临证纵横
基于FangNet平台的陈彤云治疗肺胃蕴热型与肠胃湿热型痤疮的用药规律
宋丽萍,杨磊,肖翔,曲剑华
2022, 41(3): 305-308.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0
摘要:目的通过FangNet(http://fangnet.org)平台分析全国名中医陈彤云教授治疗肺胃蕴热型和肠胃湿热型痤疮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0—2020年陈彤云教授治疗的痤疮病案206例,纳入FangNet(http://fangnet.org)平台,分类设立证候、症状、处方标签,随机提取肺胃蕴热型和肠胃湿热型的痤疮病例各50例,进行Herb重要性排序,中药-中药协同互斥性分析以及中药-症状关联性分析。结果陈彤云教授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核心药物19味,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核心药物18味。结论陈彤云教授在治疗肺胃蕴热型和肠胃湿热型痤疮时,首重清热,治以清热解毒化湿、活血祛瘀散结为主。
关键词:痤疮;肺胃蕴热型;肠胃湿热型;陈彤云;用药规律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4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加味和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肠神经递质的影响
郑金粟,朱宏勋,权红
2022, 41(3): 309-31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1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和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肝郁脾虚型F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给予加味和肝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肠神经递质P物质(SP)、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
2
=4.252,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2组血清NO、SP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和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C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及肝郁脾虚中医证候,调控血清肠神经递质水平,安全性高。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加味和肝汤;肝郁脾虚;肠神经递质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3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中医外治法治疗Ⅱ-Ⅳ期压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牧晶,杜冠潮,代红雨,李晨曦,叶建州
2022, 41(3): 313-31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Ⅱ-Ⅳ期压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VIP、CBM、PubMed等数据库从2009年12月—2019年12月中医外治法治疗Ⅱ-Ⅳ期压疮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医外治法)总有效率、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亚组分析表明不同外治方法较对照组均能提高总有效率和治愈率,针对不同分期及疗程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和肉芽生长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软膏、散剂、溻渍、针刺、熏灸等中医外治法可提高Ⅱ-Ⅳ期压疮的整体疗效,加速创面封闭和修复愈合,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压疮;中医外治法;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头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李伟,李双,陈威,于晓刚,王浩
2022, 41(3): 320-32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3
摘要:目的观察头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头针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双侧头针运动区下2/5区,每周治疗3次,隔天1次,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House-Brackmann(H-B)评分、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unnybrook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头针组分值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可有效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Sunnybrook评分。
关键词:头针;顽固性面瘫;生活质量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3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益气清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床观察
周夏,王铁柱,高雅,柴华,王嘉梅,刘弘
2022, 41(3): 323-325.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4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清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益气清毒方颗粒剂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共计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V转阴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高危型HPV转阴率分别为90.0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症、次症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益气清毒方;保妇康栓;HPV持续感染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2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揿针刺激胃、大肠、小肠下合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费宗奇,陈德轩,姚天琦,景海波,王亚巍,田月香,朱桂祥
2022, 41(3): 326-328.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5
摘要:目的探讨揿针刺激胃、大肠、小肠下合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6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刺激患者胃、大肠、小肠下合穴,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不适症状(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揿针刺激胃、大肠、小肠下合穴可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揿针;下合穴;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
3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5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屈天青,谭华清,赵红伟,陈芳,刘广丽,修青永
2022, 41(3): 329-331.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6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语言发育迟缓合并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同样的言语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使用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而对照组采用单纯的Beckman口肌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运用GESELL发育测评和Beckman口腔运动评估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语言行为、唇部运动、面颊运动、舌部运动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唇部运动、面颊运动功能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纯Beckman口肌训练。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口腔运动功能;小儿推拿;Beckman口肌训练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4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医案医话
中医辨治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1例
杜柏,陈刚,李军,胡元会
2022, 41(3): 332-333.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7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胸痹;辨证论治
3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颜正华治疗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例
高琰,颜正华
2022, 41(3): 334-335.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8
关键词: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颜正华;临床经验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2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文献综述
针刺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李晓陵,崔璇,王丰,曹丹娜,刘晓慧,姜晓旭,蔡丽娜,夏联恒,王江南,李旭东,高杰
2022, 41(3): 336-338.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29
摘要: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针刺可平衡全身阴阳,通调脏腑气血。周围血管病多由气血阴阳功能失调所致,针刺夹脊穴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活血化瘀,使经脉条达。在现代研究中针刺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病,可作用于相应脊髓节段脊神经后支,刺激神经体液调节,以增加血流量,改善肢体末梢微循环。文章概述了夹脊穴的源流、取穴和施针方式,并对国内外采用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行整理总结,结合影像学技术展望针刺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夹脊穴;针刺;周围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影像学;文献综述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3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紫草制剂外用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王天怡,张秉新
2022, 41(3): 339-34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30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紫草的历史沿革,及紫草临床外用于新生儿红臀、烧烫伤、过敏性疾病、银屑病等的情况,紫草外用有效成分治疗皮肤病相关实验及有效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皮肤科外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草;临床外用;有效成分;机制;文献综述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1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尘肺病中西医诊治进展
王羽嘉,杨勋超,白晓旭
2022, 41(3): 343-346. DOI: 10.16025/j.1674-1307.2022.03.031
摘要:尘肺病作为一种严重的职业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还会加重社会负担。尘肺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与根治方法,随着我国医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尘肺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对尘肺病的中西医诊治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未来的尘肺病中医药证治提出建议。
关键词:尘肺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55871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