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历史回眸
第五届编委会
往届编委会
获奖荣誉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中医心血管疾病的现代临床与基础研究
专题——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023, 42(9): 933.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1
0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6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血脂异常易发人群治未病干预方案
刘红旭,毛静远,安冬青,林谦,尚菊菊
2023, 42(9): 934-938.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1
关键词:血脂异常;治未病;易发人群
3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6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基于指南/共识探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诊疗进展
尚菊菊,刘红旭,李享
2023, 42(9): 939-94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2
摘要:对近10年发布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指南/共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病种包括稳定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冠脉微循环、双心医学、血脂异常等,冠心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气虚血瘀证、痰瘀痹阻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常用的中药汤剂为八珍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生脉散、血府逐瘀汤,常用的中成药为通心络胶囊、丹蒌片、稳心颗粒、心可舒片。非药物疗法多元综合,包括针灸、太极拳、穴位贴敷等。通过对指南/共识内容的梳理,发现病种不断全面、辨证逐渐规范一致、干预手段多样、循证证据待提升,未来仍需要质量高、临床适用性强的指南/共识制定,以进一步促进中西医协同干预冠心病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医药;研究进展;指南;共识;循证医学
21
|
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6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参麦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璐,宋麦芬,王振裕,冯耀辉,王旭升
2023, 42(9): 943-94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3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病程中是否使用参麦注射液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存活患者持续使用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尿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脑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谷草转氨酶(AST)、肌红蛋白(MYO)、乳酸脱氢酶(LDH)变化。比较2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14 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LVDD、EF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MAP明显升高,La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AP、尿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scTn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CK、CK-MB、LDH、AST、MY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患者CK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应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关键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肌损伤;参麦注射液;血流动力学
14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双心”症状疗效观察
武婧,崔向宁,王倩文,田颖,霍艳明
2023, 42(9): 948-951.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4
摘要:目的观察养心生脉颗粒改善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期前收缩频数、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双心”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或收治入院的63例气阴两虚型PV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25 mg/次,2次/d。试验组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养心生脉颗粒治疗,14 g/次,3次/d。2组均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评分及发生率,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抑郁、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P<0.01)。治疗后,2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终点事件。结论养心生脉颗粒能够明显减少气阴两虚型PVC患者期前收缩发生的频次,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可有效治疗气阴两虚型PVC的“双心”疾患。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气阴两虚型;双心疾病;养心生脉颗粒
10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6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优化新生脉散方对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帅,王慈,贾壮壮,张泽宇,王贤良,毛静远
2023, 42(9): 952-95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5
摘要:目的观察优化新生脉散方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小鼠心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清洁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造模组(n=90),造模组采用主动脉弓缩窄(TAC)术建立心衰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造模成功心衰小鼠(LVEF≤45%)50只分为分为模型(Model)组、优化新生脉散方低剂量(YQHXLS-L)组、优化新生脉散方中剂量(YQHXLS-M)组、优化新生脉散方高剂量(YQHXLS-H)组、氯沙坦(Losartan)组,各10只。YQHXLS-L组、YQHXLS-M组、YQHXLS-H组分别按生药量1.545、3.090、6.180 g/(kg·d)灌胃,Losartan组按6.5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Model组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浊液灌胃,1次/d,连续给药4周。对比各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力竭游泳时间、心脏体质量比,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小鼠心肌、腓肠肌中肌肉萎缩F-box蛋白(Atrogin-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YQHXLS-L组、YQHXLS-M组、YQHXLS-H组LVEF、FS高,LVPW低、心脏体质量比及小鼠腓肠肌Atrogin-1蛋白表达低(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改善。其中与Model组比较,YQHXLS-H组力竭游泳时间长,心肌及腓肠肌Atrogin-1 mRNA表达低(P<0.05);YQHXLS-M组、YQHXLS-H组心肌组织Atrogin-1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优化新生脉散方可显著改善心衰小鼠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抑制心肌纤维化及腓肠肌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肌、腓肠肌细胞Atrogin-1表达有关。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功能结构;运动耐量;肌肉萎缩F-box蛋白;优化新生脉散方;小鼠
9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三参通脉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观察
滕菲,王振裕,李然
2023, 42(9): 958-965.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6
摘要:目的探讨三参通脉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共104只大鼠,随机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 mL/100 g体质量,1次/d。将其余9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croRNA146a(miR146a) mimic组、miR146a inhibitor组、药物高剂量组、药物中剂量组、药物低剂量组、miR146a mimic+药物高剂量组、miR146a mimic+药物中剂量组、miR146a mimic+药物低剂量组、miR146a inhibitor+药物高剂量组、miR146a inhibitor+药物中剂量组、miR146a inhibitor+药物低剂量组,每组8只。各miR146a mimic组先行在大鼠心肌中注射miR146a mimic 0.2 μL/g,各miR146a inhibitor组先行在大鼠心肌中注射miR146a inhibitor 0.2 μL/g,24 h后再制作CHF模型,模型组、miR146a mimic组、miR146a inhibitor组、药物各剂量组、miR146a mimic+药物各剂量组、miR146a inhibitor+药物各剂量组均在同一天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三参通脉合剂药液3、2、1 mL/100 g体质量,连续灌服6周。对比各组一般情况,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轴缩短率(LVFS)],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大鼠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水平,心肌组织NF-κB(核转录因子κB)、TRAF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miR146a inhibitor组一般情况较差,心肌炎症反应以及心功能损伤程度较重,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较重。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miR146a mimic组、miR146a mimic+药物组对Nt-proBNP、NO、Hs-CRP、Angiotensin Ⅱ水平均有正向干预作用(P<0.05),超声心动指标均改善(P<0.05)。而miR146a inhibitor组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对Nt-proBNP、NO、Hs-CRP、Angiotensin Ⅱ水平均有负向干预作用(P<0.05)。但miR146a inhibitor+药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Nt-proBNP及Angiotensin 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模型组相比,miR146a mimic组和高剂量三参通脉药物组NF-κB、TRAF6 mRNA表达降低。结论三参通脉合剂能有效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和心肌活性,该作用可能与激活miR146a表达,从而下调NF-κB、TRAF6表达有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三参通脉合剂;microRNA146a;NF-κB/TRAF6细胞通路;大鼠
1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临床研究
舒脉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
李田田,徐旭英
2023, 42(9): 966-969.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7
摘要:目的观察舒脉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LASO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脂、降压、抗聚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舒脉胶囊口服,10 mg/次,3次/d;对照组基础治疗上予贝前列素钠片口服,40 μg/次,3 次/d。治疗周期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灌注量、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
2
),症状体征(间歇性跛行、皮温、疼痛、麻木)评分,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灌注量、ABI、TcPO
2
均较治疗前升高,除对照组右侧ABI指标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灌注量、ABI、TcPO
2
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除对照组跛行评分外,其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7.1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不适;对照组有8例(20.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脉胶囊可提高LASO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肢体远端血氧含量,增加血液灌注量,改善下肢缺血症状,维持LASO介入术后平稳的血管状态,延缓疾病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舒脉胶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再狭窄
11
|
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结合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王飞,耿成武,田忠固,张继超,李多多
2023, 42(9): 970-97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8
摘要:目的观察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结合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于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就诊的OVC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PKP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结合PKP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疗效为优比例70.0%高于对照组的56.7%,2组各有2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满意。观察组术后1、4、12周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术后4、12周VAS、ODI评分亦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4周与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4、12周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术后4、12周VAS、ODI评分亦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12周ODI评分低于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周VAS、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结合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椎体功能,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
0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2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疗效观察
杨晓静,冯冬梅,周向昭,陈雷刚,韩旭颖,吴远慧,温杰
2023, 42(9): 975-978.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09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cSST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所有对象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连续用药14 d。对比2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典型症状明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肿、热、痛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肿、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及皮温明显下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CT、IL-6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cSSTI的疗效高于单纯敏感抗生素治疗,且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复方黄柏液涂剂;敏感抗生素;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
3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2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小柴胡汤联合针灸治疗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成功残留头晕60例疗效观察
韩金帅,闫新宇,赵竞一,李盼,王俊阁
2023, 42(9): 979-981.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0
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针灸治疗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成功残留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后半规管耳石症患者予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小柴胡汤加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6 mg/次,3 次/d。疗程均为14 d。对比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组DH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针灸治疗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成功残留头晕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小柴胡汤;针灸;耳石症;头晕
4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4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实验研究
“青紫2号”治疗过敏性紫癜湿热证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张艳菊,王昕泰,杨燕
2023, 42(9): 982-98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1
摘要:目的观察“青紫2号”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湿热证大鼠模型的药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青紫2号”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模型组及“青紫2号”低、中、高剂量组制备湿热证及皮肤紫癜模型。造模7 d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100 g体质量灌胃;“青紫2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量13.5、27.0、40.5 g/kg体质量灌胃。给药10 d后取材及指标检测,包括血、尿常规,皮肤紫癜评分,皮肤及肾脏病理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红蛋白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红蛋白高(P<0.05)。其余指标空白组、模型组及各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潜血升高(P<0.05);各给药组尿潜血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的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紫癜评分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皮肤紫癜评分低,且“青紫2号”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皮肤紫癜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紫2号”高剂量组的皮肤病理与模型组相比,其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的炎性细胞有明显好转;“青紫2号”高、中、低剂量组的肾小球数量及肾小管增生程度均比模型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青紫2号”能够修复HSP湿热证模型造成的皮肤、肾脏器官损害,对HSP湿热证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药效学;青紫2号
5
|
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2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调脂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免疫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张璐,王妍颖,于丽,顾天贺,凯迪努尔·买买提,郭书文,孙晴
2023, 42(9): 988-993.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2
摘要:目的观察调脂通脉方(TZTM)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免疫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ApoE
-/-
小鼠分为模型组、TZTM组、Atorv组,各12只,均给予高脂饲料16周;12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16周。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TZTM组给予调脂通脉方,按生药量16.5 g/(kg·d)灌胃,Atorv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1 mg/(kg·d)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予等体积无菌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5周。对比各组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容积(EDV)、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壁径向应变、主动脉斑块大小、脾组织及心肌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ZTM组、Atorv组PSV快、EDV高、IMT薄(P<0.05);与Atorv组比较,TZTM组EDV高、IMT薄(P<0.05)。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TZTM组、Atorv组颈动脉血管壁径向应变高(P<0.05);TZTM组、Atorv组颈动脉血管壁径向应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ZTM组和Atorv组斑块数量、体积减少。与模型组比较,TZTM组T-bet mRNA表达低(P>0.05),GATA3、IL-4、PGI
2
mRNA表达高(P<0.05),TXA
2
、ET-1、IFN-γ mRNA表达低(P<0.05)。结论调脂通脉方能促进As小鼠机体免疫平衡及心肌舒缩功能,改善血流,减缓As发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调脂通脉方;免疫因子;心功能;小鼠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1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学验传承
李曰庆治疗顽固性血精的思路及经验
黄念文,王彬,王继升,赵琦,冯隽龙,李海松
2023, 42(9): 994-99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3
摘要:顽固性血精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并非单一病邪所致,常累及多个脏腑,以复合证型或者兼夹证型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诊疗。李曰庆教授将本病的基本病机归纳为肾虚、湿热、血瘀,并指出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因,血瘀为发病之变,三者相互影响,共同致病,治疗立法主张将补肾、清热、活血三法同用,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李教授临证诊疗亦倡导中西医结合,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预防调护,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顽固性血精;用药经验;中西医结合;李曰庆
7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1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国医大师陈彤云从“脾阴不足”论治慢性唇炎经验探析
刘德坤,杨磊,曲剑华
2023, 42(9): 998-1000.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4
摘要:国医大师陈彤云认为慢性唇炎病机多虚实夹杂,标实见湿、热、燥三邪,此三邪日久伤及脾阴,亦可由脾阴不足而来,故慢性唇炎的治疗当重视滋养脾阴,依据症状不同精细辨证,从时间分类角度,从脾阴不足论治慢性唇炎,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唇炎提供临床思路。
关键词:慢性唇炎;脾阴不足;陈彤云;经验
7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1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郭维琴心肾同治辨治慢性心力衰竭中晚期经验
侯艾琳,梁晋普,戴雁彦,郭维琴
2023, 42(9): 1001-1003.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5
摘要:郭维琴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中晚期以心肾阳虚、血瘀水停为主要病机,注重心肾同治,以温补心肾、活血利水、阴中求阳、安神定志为主要治法,以心衰合剂为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郭维琴;慢性心力衰竭;中晚期;心;肾;名医经验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1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贾立群运用“木郁达之,土郁夺之”理论辨治“女性三联癥”经验
张峻宁,汪佳乐,唐逸,陈冬梅,贾立群
2023, 42(9): 1004-1006.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6
摘要:“女性三联癥”指甲状腺、乳腺、子宫卵巢系统先后或同时出现结节性病变,包括良性结节和恶性肿瘤,属中医学“瘿瘤”“乳癖”“癥瘕”的范畴。贾立群教授从“木郁达之,土郁夺之”理论出发,认为其病因为情志不畅,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治法当以疏肝理脾、调气祛痰为主,肝气郁滞证多参用越鞠丸、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加减;脾虚痰凝证则拟用温胆汤、二陈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香附、郁金、瓜蒌、厚朴、半夏、陈皮等。
关键词:女性三联癥;甲状腺;乳腺;生殖系统;结节性病变;木郁达之;土郁夺之;贾立群;名医经验
4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学术探讨
从“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探讨乳腺癌局部复发的防治
王照东方,刘思达,刘珂,李仝
2023, 42(9): 1007-1010.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7
摘要:“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出自《黄帝内经》,概括了人体阳明和少阳的生理病理意义,但鲜有将该理论应用于乳腺癌局部复发防治的报道。本文从藏象和经络学说出发,归纳出乳腺癌病位在于少阳乳络,病机与阳明气血不足、火热旺盛和少阳郁热成毒有关,治疗应以升阳明气血、降阳明火热,及疏肝泻热、通络排毒为法,赋予“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新的认识和阐述,为乳腺癌局部复发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乳腺癌;局部复发;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1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以淡豆豉发酵炮制为例探讨北京特色炮制的传承与发展
张琳,付予劼,袁继巧,王满元
2023, 42(9): 1011-101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8
摘要: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确保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全国各地在药材资源、文化传统、用药习惯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炮制技术各具特色。中药淡豆豉存在“各地各法”“一药多性”以及“同名异质”等客观现象。北京特色炮制重视“以药制药”,淡豆豉炮制的鲜明特点在于发酵辅料应用“中药复方”,采用《治疫全书》“清瘟解毒汤”煎液泡煮马料豆,辅以青蒿,经固态发酵后,增强其解表除烦的功效。深入分析不同的淡豆豉发酵炮制工艺的原始意图,应用现代科技方法,从生物效应变化与化学物质变化等多个层面阐明“一药多性”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特色炮制;北京;淡豆豉
1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治血三法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张津萌,刘宏潇
2023, 42(9): 1015-101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19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至虚之处必是留邪之所,腰为肾之府,督脉行于脊里正中,肾精亏虚、督脉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肾虚精亏,血虚失养,为因虚致病;瘀血留滞经脉,督脉瘀阻,为因瘀致病;病程日久痰浊壅滞经脉,则化生顽痹。可选用治血三法治疗本病,精血亏虚、肾督干涸、腰府失养者,治以养血填精之法;邪壅致瘀、督脉艰涩者,治以活血通督之法;病程日久、痰瘀交阻者,治以破血豁痰之法。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治血三法;养血填精;活血通督;破血豁痰
1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风热邪气对IgA肾病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致病作用探讨
苗霖之,王暴魁
2023, 42(9): 1018-1020.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0
摘要:热邪、风邪在IgA肾病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临床表现及微观病理,二病风热邪气的来源及致病机制各有异同。王暴魁教授基于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发现,对于IgA肾病,热邪与风邪可内生、可外感、可稽留,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内生消渴热邪,后热盛生风;风热相煽,邪势易盛不易消,导致此两种疾病均具有易进展、易复发、易迁延的特点。
关键词:IgA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王暴魁;名医经验;热邪;风邪
3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基于“七七”理论探讨调周法治疗女性黄褐斑
陈媛媛,白彦萍,段行武
2023, 42(9): 1021-1024.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1
摘要: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月经不调是诱发黄褐斑的主要因素。黄褐斑的生成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平衡是月经正常的关键。中医“七七”理论中,天癸存在二七至七七这一特定的生命阶段,在女性不同年龄段进行着规律的长消变化,故从“七七”理论阐释调周法治疗女性黄褐斑的机理,可为黄褐斑的中医内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黄褐斑;“七七”理论;调周法
7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从“阳郁”辨证论治口腔扁平苔藓经验
杭小涵,李元文,李楠,鲁雨荍,罗思岳
2023, 42(9): 1025-102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2
摘要: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复发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可见对称性分布白色网状条纹、糜烂、溃疡等多形病损,伴有张口受限或疼痛。其病机为阳气内郁,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加之元气亏虚,湿、痰、瘀等病理因素的蓄积,导致口腔扁平苔癣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故治疗以调畅气机,培元固本为法,以四逆散为主方,临床随症加减,使气机畅,正气强,病自愈。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阳郁;调畅气机
5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临证纵横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急性皮肤表现临床特征分析
王羽侬,李悦,张晶,宋雪,孙雯雯,高珊珊,李慧文,聂晶,韩晓丽,孙占学
2023, 42(9): 1028-1031.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3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急性皮肤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2月8日—2022年12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168例,感染后2周内出现皮肤表现者(有皮肤表现组)85例,感染后未出现皮肤表现(无皮肤表现组)83例。对比2组一般信息、既往皮肤病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用药情况,统计分析有皮肤表现组皮损情况、发病部位。结果有皮肤表现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皮肤表现时间为(4.47±2.06)d。2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史、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皮肤表现组既往有皮肤病史者占31.11%(26/85),无皮肤表现组既往有皮肤病史者占30.12%(25/8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皮肤表现组患者曾患荨麻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疣等)、接触性过敏史(化妆品、金属等)比例均高于无皮肤表现组(P<0.05)。无皮肤表现组应用板蓝根颗粒、应用中药汤剂、未服用任何治疗药物比例均高于有皮肤表现组(P<0.05)。有皮肤表现组以皮炎湿疹样及荨麻疹样最为多见,占48.2%;皮炎湿疹样周身发作占12.9%,荨麻疹样周身发作占15.3%;固定红斑样与紫癜样例数较少,皆占4.7%,其中固定红斑主要发生在上肢(1.2%)或下肢(3.5%),紫癜则全部发生在下肢,单纯瘙痒而未见皮损者以面颈部所占比例较大,占7.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有发生相关皮肤病的风险,与既往皮肤病史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药物有关,在防治策略上要注重既往过敏史及用药安全性以及饮食调护,诊疗方案以抗组胺药为首选,可酌情配合中药辨证施治。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急性皮肤表现;临床特征;预防;中医治疗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基于德尔菲法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结局指标重要性的专家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董恒,王昕泰,梁琛,佟静涵,王辉,车刚,张艳菊,柳静,刘雅莉
2023, 42(9): 1032-1036.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4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儿科专家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相关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意见。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来自全国21个单位的36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德尔菲问卷包括12个一级指标和71个二级指标。2轮问卷调查专家回复率分别为94.7%和97.2%,权威程度0.87。23.94%的结局指标评分为7~9分,76.16%的结局指标评分为4~6分。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分析调查显示,专家认为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血尿(肉眼血尿)、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肌酐是儿童紫癜性肾炎重要的结局评价指标。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儿童;结局指标;疗效评价;德尔菲法;问卷调查
5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2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基于HIS的使用金花清感颗粒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施逸凡,徐霄龙,韩伟,范志朔,周峰,张淑文,高子恒,刘清泉
2023, 42(9): 1037-104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5
摘要:目的挖掘金花清感颗粒的临床用药特征及规律。方法通过提取北京某三甲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2018—2022年收录的金花清感颗粒用药人群临床特征信息,经数据规范化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8 801例住院患者中女11 298例(60.09%),男7 502例(39.90%),性别信息缺失1例;患者年龄以46~65岁(34.52%)、19~45岁(36.88%)居多;就诊科室主要为呼吸科(38.35%);西医诊断呼吸道感染(41.81%)、支气管炎(23.34%)、咽炎(20.01%)、上呼吸道感染(15.83%)占比较高;单次给药剂量中位数为1袋(5 g),用药时间5~7d(14037例,69.34%)占比最高。临床常合并使用的西药为头孢呋辛酯片(10.27%)、氨酚伪麻美芬片Ⅱ(6.81%)、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6.72%);中药合并用药依次为止嗽化痰定喘丸(15.91%)、清肺丸(13.15%)、三拗片(8.57%)、复方鲜竹沥液(7.76%)。结论金花清感颗粒临床用药以呼吸科疾病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等为主,与说明书功能主治基本相符。
关键词:金花清感颗粒;大数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用药
3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3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用药规律
梁磊,彭鑫,洪关婷,康蕾,王一琼,莘莉琼,杨勇军
2023, 42(9): 1043-1047.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6
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Sinomed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药治疗OIC的文献,依照纳排标准对检索出方剂中的药物进行筛选、规范,建立方剂数据库,数据查重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2首有效方剂,包含中药114味,总用药频次676次,使用频次前5的中药分别是大黄、枳实、当归、厚朴、玄参,其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用药主归“脾、胃”经。通过关联规则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为枳实-厚朴,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方药组合。结论中医治疗OIC用药以泻热通腑、滋阴益气、行气导滞为治疗法则。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医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0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4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李国勤治疗间质性肺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张雯静,王秋铭,李萌,刘世刚,高扬,李辉,李国勤
2023, 42(9): 1048-1052. DOI: 10.16025/j.1674-1307.2023.09.027
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李国勤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病(ILD)的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及经验。方法收集筛选李国勤教授近10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门诊治疗ILD的首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中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功能分析病历数据库。结果共获得761个处方,涉及中药146味,用药多以补虚、化痰止咳平喘、清热、活血化瘀等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有黄芪、红景天、赭石、苦杏仁、防己;药性以温性为多;药味以苦味为多;归经以肺、脾经为主。146味中药涉及药物组合42个,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药物组合为黄芪-红景天、黄芪-苦杏仁、黄芪-赭石。通过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出6个核心处方。结论李国勤教授认为ILD的基本病机为肺脾肾虚、痰瘀互结,以补肺脾肾、祛痰化瘀为主要治法,辅以清热养阴、止咳平喘、降逆和胃等法。常用药物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可为临床中医药治疗ILD提供遣方用药思路。
关键词:李国勤;间质性肺病;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2
|
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0205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23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